•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动态
    党史百年丨1928年-1937年重大历史事件
    2021.04.10
    返回上一级

    学百年党史 讲百年故事

    传承历史精神 坚守初心使命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921年-2021年

    01

    红军长征的开始

    1933年下半年,蒋介石发动对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调集100万军队向各地红军进攻,其中50万军队于9月下旬开始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进攻。1934年4月中下旬,国民党军队集中力量进攻中央苏区的北大门广昌 。由于战术策略失误,经过18天血战,红军遭受重大伤亡 ,广昌失守 。9月上旬,国民党军队加紧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腹地发动进攻,红军已无在原地扭转战局的可能。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 、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8.6万多人 ,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开始了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

    微信图片_20210410205141.jpg

    ▲ 图为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国民党“追剿”军达16个师、77个团,布置了四道封锁线 。在中央红军突破湘江战役中,有这样一支绝命后卫师,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

    1934年11月26日,红五军团34师团以上主要干部会议在道县仙子脚镇蒋家岭村召开,军团长董振堂严肃地说:“任务艰巨,九死一生 。”参谋长刘伯承语重心长告诫陈树湘等人:“在重兵压境的情况下,把军团的殿后任务交给你们师 ,这个担子很重啊!你们既要完成军委赋予的任务,又要有万一被截断后孤军作战的准备!”

    明知赴死,义无反顾。陈树湘等庄严宣誓:“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坚决完成军委赋予的任务,为军团争光!”

    微信图片_20210410205146.png

    ▲ 图为红34师师长陈树湘

    为突破敌人的重围,陈树湘率领三十四师向道县进军 ,在指挥部队强渡沽子江过程中,陈师长腹部中弹,身受重伤,流血不止的他用绑带死死地扎紧伤口 ,强忍着剧痛继续指挥战斗 。当陈师长最后一次集合队伍清点人数时 ,仅存的一名副连长向陈师长报告说全师还有53人,其中15名轻伤,7名重伤,枪支有余 ,而子弹仅剩103发 。

    很快,敌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进攻,为了保存红三十四师的革命火种 ,陈师长决定自己掩护剩余的红军战士突围,但由于受伤严重,失血过多,陈师长不幸昏迷被俘。

    敌人欣喜若狂,准备抬他去邀功领赏 ,同时为他进行救治。但是 ,陈树湘拒医绝食,坚持与敌斗争。在行至道县的潇水河畔时,昏迷中的陈师长再度醒来,他趁敌人不备,毅然地撕开了腹部已经溃烂的伤口,掏出肠子 ,绞断牺牲 ,时年二十九岁,兑现了自己誓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铮铮誓言 。

    微信图片_20210410205151.jpg

    ▲ 图为陈树湘英勇就义时的画面

    湘江战役后 ,党内对中央红军的前进方向,一直进行着激烈的争论。1934年12月,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黎平举行会议 ,根据毛泽东的建议,通过决议 ,放弃到湘西北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计划 ,改向贵州北部进军。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一个决定党和红军命运的转折点正在到来。

    02

    遵义会议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长征初征严重受挫,湘江战役遭受重大损失后已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到3万多人。红军何去何从 ,未来行军方向 ,牵动着每一位红军将士的心,直接关系着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前途命运。

    长征行军途中,毛泽东同志从革命大局出发,对王稼祥、张闻天及一些红军干部反复进行深入细致的工作 ,向他们分析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开始以来中央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 ,得到他们的支持。关键时刻,周恩来、朱德同志等也纷纷支持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意见 。到这时 ,中央大部分领导人对于军事指挥的错误问题 ,基本上取得了一致意见。

    同时,红军攻占遵义后,甩开了敌军几十万追兵,取得了进行短期休整的机会  。这为中央召开会议,总结历史经验、纠正错误领导,提供了必要条件。

    时不我待,千钧一发 。遵义会议,就是在这样的危急关头召开的 。

    微信图片_20210410205207.jpg

    ▲ 图为遵义会议会址

    毛泽东后来形象比喻当时的状况 :“有先生有好处,也有坏处;不要先生 ,自己读书 、自己写字、自己想问题,这也是一条真理。”正是这个时机,中国共产党开始“没有先生 、自己读书写字”,独立自主领导中国革命的道路。

    在紧张激烈的气氛中,遵义会议连开3天 。会议的主题是检讨在五次反“围剿”与西征中军事指挥上的经验教训。

    首先博古作主报告,他把没有粉碎国民党第五次反“围剿”的原因主要归结为敌人过于强大等客观因素 。周恩来作副报告,着重检讨了主观方面的错误 。随后,张闻天作“反报告” ,击中了“左”倾冒险主义的要害 。张闻天批评博古的重大失误 :拱手让权于李德,破坏了军委的集体领导,给红军造成巨大损失。毛泽东随后发言,对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进行了切中要害的分析和批评 。他指出:“这个错误,在整个战争中 ,归纳起来,表现在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进攻中的冒险主义,第二阶段是防御中的保守主义 ,第三个阶段则是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毛泽东的发言得到了朱德等在内的绝大部分人的支持,朱德指责李德不仅把根据地弄丢了,还牺牲了很多人命,并且表示如果继续这样的领导,“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就不能再跟着走下去。”王稼祥的发言明确表示 ,取消李德、博古的军事指挥权,解散“三人团”,并提议毛泽东出来指挥红军。1月17日晚 ,会议作出了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长征前建立的军事指挥“三人团”等决议 。

    微信图片_20210410205211.jpg

    ▲ 图为遵义会议召开时场景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党内重大问题的开端,在极其危急的关头拨正了中国革命航向 。遵义会议解决的这些问题,都是生死攸关的重大战略问题 。正是由于成功解决了这些重大问题,遵义会议“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 、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党历史上具有伟大意义的转折点。

    03

    一二•九运动

    1935年 ,日本帝国主义不断侵犯我国华北地区,策动所谓华北五省“防共自治运动”,成立傀儡政权,遭到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 。1935年12月9日,北平(今北京)大中学校学生联合会(简称北平学联)领导数千名学生举行抗日救国示威游行运动,提出停止内战等6项要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号召下,席卷全国的一二·九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微信图片_20210410205217.jpg

    ▲ 图为北平学生的游行队伍

    1935年12月9日 ,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在姚依林 、郭明秋、黄敬 、宋黎等共产党员的组织和指挥下,东北大学、清华大学 、燕京大学等10多所高等院校和中学的数千名学生涌上北平街头 ,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游行 。游行队伍遭到手持大刀、皮鞭、木棍、枪支的国民党军警袭击,30多人被捕 ,数百人受伤。12月16日,学联再次发动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并实行全市总罢课。

    一二·九运动的抗日怒吼,震撼了古都北平,抗日救亡的烈火在全国各地熊熊燃烧起来。从12月11日起,北平全市各大中学校学生联合起来罢课,天津、杭州 、上海、南京 、成都、重庆等30多个大城市的学生相继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集会和示威游行 。12月18日 ,全国各地工人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紧急呼吁和号召下举行罢工,支持学生斗争。12月26日 ,陕甘苏区各界民众举行集会,声援北平和各地学生的抗日救国运动。海外华侨也以各种方式支援学生,世界学生联合会也大力声援。一时间 ,抗日号角响彻神州大地。

    微信图片_20210410205221.jpg

    ▲ 图为北京大学学生黄敬在电车上演讲

    一二·九运动为之后的中国青年运动指明了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个正确方向就是 ,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实现青年学生同共产党结合,并且在运动中实现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 。在一二·九运动中 ,党的外围组织中的党员 、团员和先进分子利用这些外围组织或学生社团,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抗日救国主张,逐步提高了学生的政治觉悟 。

    一二·九运动继承了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广泛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抗日主张,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

    04

    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日本侵略者自“九一八”事变侵吞中国东北后,陆续运兵入关,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日军以北平为目标,不断在宛平城北、卢沟桥一带及平汉铁路北侧进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日军剑拔弩张,战事已呈一触即发之势 。

    当时,国民革命军二十九军将守城、守桥任务交给了二一九团第三营。该营营长金振中接到调防宛平和卢沟桥的命令后,面对无时不在挑衅的日军 ,深感责任重大 。当年二十九军二一九团三营老兵马步先在晚年回忆说 :“那年6月开始,鬼子就没日没夜地在宛平城边演习 ,闹得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晚上不敢脱衣睡觉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手里拿着大刀,刀片儿都攥出水了。”

    微信图片_20210410205227.jpg

    ▲ 图为卢沟桥老照片

    1937年7月7日当晚10时40分 ,突然从城东北方向日军演习营地传来十几声枪响,宛平城内中国守军随即严密注意日军的动态 。少顷,金振中接到报告 ,据日军称:一名新兵在“演习”时被我城内驻军捉去,日本军官要求率队进城搜查 。金振中立即联想到九一八事变 ,预感到日军要故伎重演,便断然回答:“日方士兵被抓纯属捏造,进城搜查绝对不能允许 !”

    微信图片_20210410205231.png

    ▲ 图为金振中

    金振中刚刚放下电话,激烈的枪炮声便响了起来 。炮弹飞越宛平城墙,炸倒营指挥部房屋6间,炸死士兵2人、伤5人 。防守阵地的各连连长纷纷报告 ,日军向我阵地蜂拥扑来 。

    金振中果断地下达了作战命令,冒着炮火登上城墙观察敌情,指挥部队还击敌人。战斗打了3个多小时,日军在第三营官兵的勇猛反击下伤亡惨重,始终未能接近城墙,只能龟缩在原地待援。

    1937年7月8日凌晨5时许 ,双方还在谈判之际,日军的炮弹就接二连三地呼啸着飞进城内,在谈判桌附近爆炸。驻扎在丰台的日军第三大队主力部队气势汹汹地向宛平城开来。天大亮后,东警戒线方向出现大队日军 。

    由于日军突然发动炮击,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线官兵:“确保卢沟桥和宛平城”,“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负责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第二十九军37师109旅219团 ,在团长吉星文和营长金振中的率领下奋起还击,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微信图片_20210410205236.jpg

    ▲ 图为第二十九军在卢沟桥抵抗日军进犯

    7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指出 :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中国的出路 !号召全国同胞、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的侵略。同日,中国工农红军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彭德怀 、贺龙等致电蒋介石 ,要求全国总动员进行抗日斗争,并代表红军战士请缨杀敌。

    微信图片_20210410205241.jpg

    ▲ 图为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自此,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微信图片_20210410205245.png

    ▲ 左图为《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右图为国共建立合作时的场景

    卢沟桥事变揭开了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序幕 ,使中国陷入了极其严重的民族危机,同时也体现了共产党抗日的决心与毅力以及放下小我维护民族利益,挽救民族危亡的大格局。

    1928-1937

    回顾1928-1937年的风雨历程,从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到大革命失败后紧急召开的八七会议,这标志着我党进入了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新时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红军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锤炼了一支骁勇善战的新型人民军队,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

    红军长征的开始与遵义会议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党内重大问题的开端,在极其危急的关头拨正了中国革命航向。一二·九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而卢沟桥事变促进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至此,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序幕正式 ,一场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殊死大搏斗拉开帷幕。

    来源|综合自《中国共产党简史》、湖南日报、中化党建 、中国好故事、古韵武侯


    相关动态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集团公众号

    更多企业信息化、行业动态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


  • XML地图